2013年3月的一天,負責紅沿河公司辦公區(qū)保潔的物業(yè)公司員工趙傳娟怯生生地走進綜合管理部辦公區(qū),憋紅了臉,小聲地問工作人員:“你們那本科普教材書能給我一本嗎,我想等俺閨女放假來家時給她看看。”
趙傳娟家住紅沿河鎮(zhèn)東崗村,女兒今年上大一,她準備讓女兒畢業(yè)后到紅沿河現(xiàn)場找個工作,“現(xiàn)在(看科普書),好提前了解一下。”
她所說的這本科普書,是紅沿河公司編寫的核電科普知識校本教材。依托這本教材的核電科普課于今年3月1日起在紅核希望中學、遼核希望小學正式開課。這門課程被列入學校正式教學大綱,為期一個學期,每周上一節(jié)課。根據(jù)公開信息,開發(fā)核電科普教材,并將核電科普課列為學校正式課程在國內(nèi)尚屬首例。
這兩所學校是距離紅沿河核電站最近的中小學。由于紅沿河核電站就在身邊,師生對核電的關注度一直很高,校企聯(lián)合開設核電科普課的建議一拍即合。
“教材發(fā)下來后我們的同學們可高興了,大家看得很仔細。”紅核希望中學科普課專職教師包靜說,同學們對核電站充滿了神秘感,近在咫尺卻沒有進去看過,而且這本書通俗易懂,印刷質量好,顏色鮮艷,圖片多,大家喜歡看。
“同學們現(xiàn)在學習積極性很高,(紅沿河)核電也承諾了,讓大家好好學,這學期一定帶大家去參觀核電站。”包靜說。
包靜此前任該校英語教研組組長。因為本學期有大連市英語老師到該校支教,她的英語教學任務減輕,學校安排她教授這門課。
“不過我們還是安排了兩名替補老師,希望培養(yǎng)相應的師資力量,等下學期初一新生入學后,其他老師接手這門課也不至于倉促。”該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史運龍說。
另一所學校——遼核希望小學是五、六年級同學上這門科普課,由班主任教授。在正式授課開始前,紅沿河公司組織對授課老師進行了專題培訓,并請化學環(huán)境、應急、培訓等專業(yè)工程師與老師們進行了專題交流,便于他們在授課時開啟思路、擴大課程信息量。
除了教材,紅沿河公司還為課程配備了視頻資料,并計劃組織公司員工走進課堂,與同學們交流學習體會。同時,計劃在學期末組織核電知識競賽,對成績優(yōu)秀的同學給予獎勵。
按照紅沿河公司計劃,根據(jù)核電科普課此次在兩校試點取得的經(jīng)驗,將進一步升版科普教材,并籌劃進一步拓展覆蓋范圍。